工作時間:
聯系人:
聯系電話:
發布日期:2022-7-15 8:50:47 訪問次數:714
作者: 陳立雯
垃圾分類治理體系的構建和實施過程,是公共事務常規化管理的過程。它不是僅僅簡單地擺上垃圾桶、建立垃圾分類機制就可以,而是機制運行日?;?、對所有參與者持續管理、對不同管理部分持續考核的治理過程。
在這篇文章中,基于行業內伙伴的在線問答,陳立雯對零廢棄村落的工作,有了更多細節上的分享和描述。希望這些細節,能夠讓大家對鄉村垃圾分類治理有更多具體的認知。
01、關于零廢棄村落機構的工作內容
問:“源頭減量、零廢棄教育中心、持續實踐”是“鄉村可持續廢棄物治理體系”的構成板塊,還是三個工作方向?
答:是零廢棄村落確定的三個工作板塊?!霸搭^減量”指的是,在已經開展垃圾分類的地區,通過科普塑料危害、發展循環使用產品、開展禁塑等行動,探索鄉村社區如何控制不必要的一次性垃圾的產生;“零廢棄教育中心”指的是,通過垃圾分類知識生產、基地教育和在地指導,培育更多鄉鎮垃圾分類力量,在更多地區推廣垃圾分類;“持續實踐”是指零廢棄村落將持續在鄉村社區實踐垃圾分類項目、循環再生項目以及禁塑項目。
零廢棄村落是我們在鄉村廢棄物治理方面的追求。希望以垃圾分類為切入點,先實現干濕分類,將可堆肥垃圾實現源頭分類并在地循環使用。然后根據當地生物資源,因地制宜,不斷控制消費端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從而慢慢減少不可再利用的垃圾,實現零廢棄。
問:村級(垃圾分類)“體系”建立的成功指標是什么?
答:村級垃圾分類治理體系的建立,包括幾方面的重要指標,一是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堆肥設施的配置和投入使用;二是,村兩委和其他力量,對民眾實現挨家挨戶的動員工作,直到民眾可以實現分類投放,構建起垃圾分類管理體系。但垃圾分類治理的根本,是實現日?;芾?。不能用“成功”或者“失敗”來形容,這是社會綜合治理的一部分,需要常態化。
問:怎樣才能說建成了一個“零廢棄村落”,標準是什么?
答:很難簡單的說零廢棄村落的標準。由于幾十年以來生產和生活的變化,在實現干濕分類后,需要送去填埋和焚燒的垃圾還有40%左右。這部分垃圾基本都是工業生產后用于民用的廢棄物,以塑料和紙尿褲等一次性用品為主。在自下而上的實踐中,這部分垃圾的減少,需要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化,需要地方政策的變化,需要整個生產和銷售系統的協作改變,也需要長時間民眾意識和行動的培育。只有將這些使用后變成垃圾的物品,替換為可再生或者可循環使用的物品,才能實現零廢棄社會的建立。
問:在上述幾項工作中,如何按分類做優先級排列?
答:在零廢棄三個大方向工作中,我們現階段都有涵蓋。一是“零廢棄教育中心”。在已經開展垃圾分類的地區,作為基地,深度培育更多有垃圾分類意愿的鄉鎮。通過在地培育和對培育力量的在地指導,實現更多地區的垃圾分類治理體系建設;二是“源頭減量”項目。在做教育基地的同時,在基地鄉鎮,根據本地生物質資源,探索組織民眾深度參與源頭減量,替代塑料用品的實踐。但最核心的工作是第三個,持續實踐垃圾分類項目,這會是貫穿機構工作始終和中心的基礎。
問:分享“機構成立初期如何因勢利導實現定位”的內容
答:根據機構成立初期我們在村級單位的工作情況,以及一年半后多個村莊的垃圾分類實踐,我們在2018年下半年作出的機構定位是:以鄉鎮一級為單位推廣,必須有行政管理體系的高度參與,而我們是作為協作方輔助其運行。
問:政府會是購買零廢棄村落服務的主要對象嗎?
答:特別有意愿開展垃圾分類的鄉鎮和縣級政府,會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邀請我們參與當地的垃圾分類工作。目前也有一些企業和我們聯系,但他們不是直接購買服務的主體。
02、關于機構的管理
問:在機構成長目標中提到“希望機構的伙伴能夠在同一條線上思考和解決問題?!蹦懿荒芫唧w說說這條線是什么?
答:“希望機構的伙伴能夠在同一條線上思考和解決問題”,是希望培養機構的所有伙伴,一起共建機構,做機構的合伙人。希望伙伴們深刻認識鄉村垃圾分類-廢棄物治理的重要環境意義和社會意義。積極主動參與到機構的日常工作中,一起思考和面對機構發展過程中的困境,一起承擔機構發展中出現的瓶頸,共同成長,做機構共同的主人。把“推動鄉村垃圾分類治理”作為一個長久的公益事業來做,最好是人生的長久事業。從而有更大更廣的視野和格局,不斷地發揮出原創動力??鞓返毓ぷ?、為自己的人生添彩。
03、關于東陽鄉的垃圾分類工作
問:當時選擇東陽鄉作為試點的契機是什么?
答:2018年9月,上饒市所有的區、縣的農業農村部部長到保定黨校學習,當時主要的學習內容就是垃圾分類。我去給他們做了一次分享之后,廣豐區農業農村部部長就邀請我們到廣豐區,開展垃圾分類活動。在去廣豐之前,我提出了一些必備條件:首先,需要找一個合適的鄉鎮。其次,包括黨委書記在內的領導班子對垃圾分類有強烈意愿,并接受我們提出的方案。后來我和東陽鄉黨委書記經過兩次溝通后達成了共識,于是我們在2018年12月,到東陽鄉開展調研和垃圾分類實踐工作。
問:線上分享有提到東陽鄉打通了源頭管理體系,這里邊有沒有哪些特殊因素影響(如領導個人意愿與主動性、縣鎮政府重視等)?如果沒有這些特殊性,是否還能打通,為什么?
答:東陽鄉垃圾分類日常管理體系構建,和鄉政府的重視有直接關系。但這方面的工作,在我們2019年下半年到河北任縣工作時,實施了經驗復制,在鄉鎮及其以上級別的區域治理中,行政管理體系的管理機制都可以打通。但還需要時間檢驗,在其上級區域沒有實施分類管理的時候,這樣的管理體系,是否可以在現任領導離任后,持續實施。
除此之外,在村委、農戶和收運人員層面,我們還有很大的推動拓展空間,特別是在村一級。只要鄉政府給予必須的基本支持,我們就能打通源頭。當然各村有差異性。
問:其他地區的行政支持力度能達到東陽鄉這么大嗎?
答:如果其他地區當地政府有意愿,真正地想把垃圾分類落地,那么行政支持力度也基本可以達到。地方政府在垃圾分類工作的決心,加上對我們提出的鄉村垃圾分類治理思路和方案的認可,鄉鎮政府統籌村委和企業,這樣通力協作,垃圾分類就可以真正實施。
問:在東陽鄉,外包的企業是如何實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的?有哪些經驗和具體做法是可以通用的?
答:在東陽鄉,外包企業首先改造或者購買專門的垃圾分類收集車輛;然后,在垃圾分類前,對分類收集人員進行室內和現場培訓,讓他們學會如何分類收集。分類收集后,外包企業的收運人員負責將可腐爛垃圾運到堆肥場進行好氧堆肥,不可腐爛垃圾進行二次分揀,分為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他垃圾再運往上饒填埋場。堆肥場是由鄉里統籌建設,收運企業運行管理。東陽鄉的堆肥場有的是在本村,有的是兩、三個村合建一個堆肥場。
可以通用的方法是,一是收運企業在垃圾分類前期,協助鄉鎮政府,配置好垃圾分類所需的硬件設施。同時,和村委合作根據各村人口分布垃圾產生量和地形地貌精心設計收運路線,收運頻次,堆肥場和中轉站分布。二是改變分類收集車,采用低底盤車輛,可以放4個大桶。實現居民兩個小桶,直接對分類收集車的大桶。三是堆肥場由政府統一規劃和建設,企業運行管理。有些堆肥場可以和中轉站建在一起,更加方便。堆肥場采用好氧堆肥的技術,經濟實用。
04、關于鄉村可持續廢棄物治理的行業動態
問:在鄉村可持續廢棄物治理這一領域,你已經看到有誰在響應或解決同樣的社會問題?你如何評價他們的解決措施、辦法、方案?同行們都遇到哪些困難,這些困難你是怎么應對和突破的?
答:從民間力量介入的角度來看,主要有環保公益組織、鄉村發展力量和常駐鄉村的一些個人,參與到垃圾分類治理中。環保公益力量,在廢棄物治理方面的專業性較強,通常采用和地方政府協作、制作行政方案和技術方案的方式;往往在最初的垃圾分類階段比較可行,但后期可能會因為機構無法常駐社區,或者對行政和鄉村社區的深入探索經驗不足,無法實現常態化管理;在目前垃圾分類沒有成為主導性垃圾治理的時候,存在較大風險。鄉村發展力量,往往是在工作中,將垃圾分類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如果長期駐扎鄉村工作的話,對持續治理會積累更多經驗;但在垃圾分類治理體系中,缺乏一定的專業性,有時找不到方向。個人,比如有些返鄉人員,在家鄉常住時,發現鄉村里的垃圾問題,希望可以通過垃圾分類解決問題。同行們普遍遭遇的問題是,如何實現持續管理,因為持續管理要依賴當地社區的行政等力量。
對于可持續的問題,我們目前選擇兩個方式解決,一是回訪,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當地利益相關方一起解決問題。還有一個方式是,長期駐扎在其中的一個鄉鎮,持續觀察和參與,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并隨時和當地利益相關方,在問題出現的初期,一起解決問題。
問:現在專注農村垃圾分類減量的公益組織有哪些?能幫忙做一個行業掃描嗎?
答:目前公益組織或者參與鄉村垃圾分類的力量主要是兩支:一個是做鄉村建設的團隊,目前主要是張蘭英老師的團隊和一些從事有機農業和鄉村社區發展的個人。張老師是在鄉村發展的過程當中有一部分工作是垃圾分類,還有一部分是鄉村建設力量;在全國零零散散的有一些個人因為在村里面發展,進行有機農業或者其他的工作,再做垃圾分類的工作,但是這些個體目前還沒有形成到公益組織的這樣一個構建的過程。
另一個是在鄉村做垃圾分類的環保公益組織,主要是我們(零廢棄村落)和在北京昌平興壽鎮的唐瑩瑩老師,和地方力量一起打通了整個垃圾分類治理體系。
05、關于如何實現垃圾分類工作可持續
問:對于垃圾分類治理中可持續的問題,以東陽鄉為例,你做了哪些舉措來保障長效機制的建立?
答:垃圾分類工作對于村級為單位的工作持續性是巨大挑戰。需要地方黨委書記高度認同垃圾分類,可以真正的落地執行,動員到老百姓層面,而不是停留在以往垃圾分類中,只是布置垃圾分類桶等硬件。
為了保障垃圾分類的持續性,鄉鎮政府需要實現對村委的持續管理以及村委對農戶的持續監督。在垃圾分類落地后,應盡快建立和實施縣級或者鄉鎮級為單位的考核監管體系。實現縣對鄉鎮政府、鄉鎮政府對村委、村委對每家每戶的垃圾管理,把垃圾分類的考核監管工作融合到鄉村已有的持久的公共管理和環衛管理工作體系中去,
以東陽鄉為例,我們在垃圾分類開展到全鄉一半村莊的時候,就開始和鄉政府一起制定對村兩委、企業的考核管理方案,以及日常管理中鄉黨委政府對兩方的工作要求方案。農戶源頭分類的可持續,依賴自上而下的監管,需要村委定期挨家挨戶走訪,不斷組織活動,挨家挨戶的督促,跟大家解釋,不斷的糾正。對村委工作的監管最初是每個月考核一次,到后來是兩個月考核一次??己撕髸信琶?,這對村委持續對農戶開展垃圾分類管理起到很大作用。
對村委持續管理的實現,主要取決于鄉鎮黨委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的推動和持續關注。需要鄉鎮政府對垃圾分類工作能夠有比較通透的認識,愿意長期做下去,而不是短時的行為和短時的效應。取決于從上而下的管理體系能夠長期執行,而不是短暫的一個行為。所以垃圾分類和其他所有的公共事務管理是一樣的。不是一個短期的行為,必須要形成一個長期的管理。
像以前搞環境衛生一樣,也有定期的考核??己瞬拍軒碚麄€體系的運作,尤其是可持續的運作。以往的環境衛生治理的根本思路是,要保持路面清潔垃圾運出去。在這個過程當中,已經有一套定期監管評比體系,不同的是原來是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環境衛生監管。而到垃圾分類這個層面,非常重要的是形成基于垃圾分類不同點位的定期監管模式。在一些村如果定期監管,效果就會比較長久。尤其是農戶對于垃圾分類的認知,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改變,行為保持的時間越來越長。
在自下而上的縣級和鄉鎮級垃圾分類實踐中,一定頻率的持續考核監管,有利于實現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垃圾分類體系打通和持續運行。這些經驗可以在不同地區復制和推廣。
問:一個軟件和硬件都具備的鄉鎮或村落,沒有建成“可持續治理體系”的癥結在哪里?
答:癥結往往是在后期管理上,沒有跟進,簡單的認為垃圾分類硬件具備了,做了初期民眾的基礎垃圾分類動員工作,就不可以不用管理了。但垃圾分類日?;芾磉^程才是垃圾分類持續的關鍵,需要作為公共事務管理的一部分。
06、對于公益組織的定位
問:有哪幾項工作最為適合公益組織來做?
答:考慮到在地公益組織在整個體系的角色,在垃圾分類教育基地項目中我們設計的培育計劃是,地方鄉鎮政府和當地公益組織一起聯合培育。公益組織比較適合做地方政府垃圾分類的智囊。做方案,做執行時的陪伴,以及在后期常態化管理上,及時發現問題并和在地利益相關方解決問題。在地公益組織,可以長期駐扎在某個鄉村。在垃圾分類之后,比較適合更長時間的鄉村社區工作,通過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做深度垃圾源頭減量工作。
問:每一項工作需要哪些條件支持,公益組織才能參與到工作中去?
答:在垃圾分類中,需要地方政府等內力的全力支持,以及開展垃圾分類的意愿,包括改建和配置垃圾分類硬件設施,打通行政管理體系對民眾的深度動員等基本條件。這樣公益組織才能發揮自己在垃圾分類中的專業性,具體協作垃圾分類不同階段的需要。否則在一個熟人社會里,公益組織短時間內,無法介入,組織民眾,更沒有力量構建垃圾分類所需的基礎設施改造。
問:公益組織助力其建成可持續治理體系的過程中,提供的關鍵不可替代的價值是什么?實現這個價值的最小業務單元是什么?
答:公益組織提供的不可替代價值主要有兩個,一是,將垃圾分類、對整個大環境保護、社會治理等相關性的理解代入社區和行政管理體系,讓整個社會提高垃圾分類的整體認知,深刻理解“為什么要做垃圾分類”;二是,公益組織在垃圾分類方面的專業性,最初階段提供垃圾分類實踐的專業協作,以及日常管理中的細致化工作中,可以彌補公共事務管理中政府管理缺失的部分。同時可以敏銳的捕捉到問題,并提出和解決問題,
07、關于鄉村垃圾分類的工作前景
問:你認為未來進行鄉村垃圾分類推廣復制的機遇在哪?又會迎來什么樣的挑戰?
答:首先,我認為機遇是,目前中國推進垃圾分類治理的大環境發生了變化。大家逐漸意識到,中國城鄉一體化的鄉村垃圾管理方式,給鄉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代價和環境代價。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選擇進行垃圾分類,從而也帶來了有利的政策環境。其次,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垃圾治理也是鄉村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不盲從于城市垃圾管理,基于多元和多樣化的鄉村環境,如何構建適合本地的可持續廢棄物治理體系,垃圾分類是不二選擇。
以我們現有的人力基礎,我們要探索適合不同地區鄉村的垃圾分類模式,以保障推廣地區的數量和質量,還是有些挑戰。所以,零廢棄教育中心的運行和實踐,將具有長遠的意義,培育更多鄉村垃圾分類治理的力量。
上一信息:暫無
工作時間:
聯系人:
聯系電話: